牛宝体育娱乐平台

服务中心

保税仓

向“新”而行对话长三角多式联运让长三角变成了“三头六臂”

来源:牛宝体育娱乐平台    发布时间:2025-04-16 12:41:08

  全力打造“连长江、通欧亚、对接沿海、辐射中西部”的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依托“日韩、东南亚及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南京—中西部、欧亚”多式联运通道,打造集装箱、商品汽车水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连云港、徐州、淮安,成功入选国家综合货物运输枢纽补链强链建设支持城市。该物流枢纽组团发挥徐州淮海国际陆港、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淮安航空货运枢纽的多式联运优势,依托铁路、运河、海运等优势运输方式。

  比如,淮安至上海、宁波2条海铁联运班列实现定班运行并通过沪苏通大桥过江,开通淮安-乌鲁木齐“点对点”快速货运班列,新辟盐城-淮安-周口“海河联运散改集”航线。眼下,江苏正通过基础设施联通、运输方式联动、数智技术联用、体制机制联创的集成式改革,依托多式联运的方式,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物流降本增效江苏方案。

  上海港,作为全球航运网络中体量最大的航运枢纽,也是全球重要的汽车滚装枢纽港之一,众多车企通过“多式联运”的方式,选择上海作为主要出口港。2024年,上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5年蝉联全球第一,完成5150.6万标准箱。沪浙联手、跨行政区合作建设开发的小洋山北区正助力长三角打造全球港口新标杆;沪苏在“新三样”危险货物运输上开启了“一单到底”“一箱到底”水水中转运输常态化运行。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上海将推进重大交通工程建设、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以及加快交通领域“三化”转型等重点工作。全力发展多式联运,建设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支持多式联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发展壮大。

  浙江推动信息互联,创新搭建 “四港” 联动智慧云平台,打通班轮、货代、仓库、码头等百余个系统、各类物流数据超 1.1 万项,提升多式联运订舱效率 40%。搭建 “海河联运在线” 平台,实现货主、货代、码头、海关、海事等全要素协同。打造 “江海联运在线” 平台,创新 “口岸 + 物流” 一体化申报、“智能预警 + 提前计划” 疏港调度联运组织模式。

  以嘉兴机场为例,当地正将机场区域打造为 “国家物流枢纽样板 + 现代多式联运典范”,构建 “153090” 的货物集散交通圈,即规划范围内任意一点与高速公路出入口 15 分钟互达;通过区域货运集散系统,机场可以在 30 分钟内实现对市域腹地的全覆盖;通过公路、铁路网络,机场实现 90 分钟内与长三角主要货源腹地(上海、杭州、苏州、湖州、绍兴)互达。构建 “航空货运枢纽 + 异地货站” 的联运枢纽体系,为货物的中转、仓储、分拣等提供高效的设施支持。

  去年,安徽公路、水路、铁路货运量分别达到了27.1亿吨、16.3亿吨和7749万吨。

  安徽依托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的优质内河水运条件,大宗货物的“公转水”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显著。2023年9月,江淮运河全线贯通后,让安徽多了一条南北水运大动脉,每年能省下60亿运费,沿线企业的物流成本也降低了5%到10%。

  在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的组织模式下,实际上存在着环节之间的衔接,信息之间的不对称,造成了在物流的运行过程中,一些成本过高,环节要素冗余,导致我们很多时候没有能够达到我们客户的一些要求。通过发展多式联运,可以实现了“一单到底”、“一次委托”,能够有效打通瓶颈。在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一个典型的产品就是海铁班列,就以江苏为例,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都开行了相应的海铁班列,也是更好地发挥了铁路对港口的支撑作用。我们发展多式联运,还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枢纽的支撑作用,发展“枢纽+经济”的协同,带动枢纽周边产业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长三角“三省一市”制造业发达,经济的外向度比较高,是贸易的大省大市。在多式联运的加持之下,上海港会主动会同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的一些港口来加强合作,以共同出资或委托管理等方式,上海港正在汇集长三角甚至是更大范围内的物流资源,再集中地发往全球各地。比如,上海港和太仓港之间经过多年的合作,不仅能够拓展在长江港口的腹地,更为周边地区发展多式联运开辟出稳定的通道。

  结合我在工作中的实践和以及一些用户的反馈,我觉得多式联运不仅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还能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这里面主要是体现在我们“一票制”的情况下,这样作为用户来说,他只需要办一次手续,然后中途过程当中的所有的环节都可以由我们运输企业一站式帮他完成。此外,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感”,更好去促进区域城市之间的协同,更有利于各个区域之间经济这种交往以及物流循环。

  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推动运输结构调整优化,能够更好发挥综合运输的组合效率,集约效益和整体效能。发展多式联运是不仅是提升安徽综合交通发展能级的重要内容,也是降本增效,实现交通运输清洁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安徽正立足水运大省实际,促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水”,将其为降低物流成本和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抓手和突破口。

  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多式联运流程的优化,另一方面也助力精准服务能力的提升。一个场景,就是货物动态监测,我们利用数字化的一些技术,能够跟踪货物到哪里了。在国际物流场景下,有时候货物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货柜是在港口还是在什么位置,有没有到目的地?我们需要利用数字化技术,我们的信息要感知、能应用、能分析、能决策,这样也是能够更好帮助我们出海企业去规避风险,从而降低成本。

  首先探讨运输方式本身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洋山港四期是全球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化水平最高的港口之一。从洋山港经过东海大桥的集卡的运输,其实已经经历了三四年的无人运输实验,五辆重卡车队的编组只有在头车和尾车有安全员,中间三辆是无人的驾驶的。同时,去年年底,中国数联物流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它的主要的任务就是能够把海、空、陆、铁以及包括其他的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的数据打通,形成数据底座和平台,能够更高效的实现一个运输资源的配置,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为了助力公司发展,安徽出台《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还有《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实施意见》,搭建多式联运企业平台,推动成立安徽省多式联运企业联盟,支持联盟企业向具有跨运输方式走货能力,承担全程运输服务的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变,推进不同运输方式信息共享联通,逐步实现安徽陆港、水港、空港、信息港的融通交汇。对服务中欧班列以及合肥等5个港口,还有宣城国际陆港集装箱的运输车辆,给予省内高速公路通行费5折优惠,去年减免集装箱车辆通行费517万元,惠及车辆16万辆次。

  江苏目前提出了“铁水并举”的战略,但这个战略的实施需要区域内的其他的兄弟省份一同去推进和协助,需要和我们上海的港口,也需要我们安徽的一些港口之间的协同。因此,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信息、服务标准的衔接上,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在顶层规划方面再发力。

  在长三角正在织密的交通物流网络中,还有不少潜力亟待挖掘,城市之间的市域铁路甚至城市轨道交通,由于潮汐性非常明显,不少城市已经在平峰时期利用地铁来运送一些快递物流,是否可以考虑将这部分运能接入多式联运的物流网络中,也可以更加好提高运输的效能,也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的节约。

  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我们目前建设头门港支线的二期,建成以后最终将到达台州的头门港,这样在基础设施层面,实现了铁路与海运的无缝衔接,为当地企业利用联运资源,搭船“出海”提供便捷。

  我也注意到,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同城化的一个加速器,以杭州为例,随着沪杭铁路、杭温铁路、沪苏湖高铁的开通,杭州到周边城市的可达性有显著的提高,加速了杭州与周边城市同城化的进程,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很大的一个助力。

  我们将在基础设施联通、信息共享,规则标准统一等关键的瓶颈领域率先突破,鼓励完善市场体系,引导市场主体分散经营向协同合作转变,培育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组建多式联运联盟,开展重点场景试点,共同将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中心建设,打造成长江流域东中西部协同联动,陆海空铁集运模式融合发展的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