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日报社国际传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发布。
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指标下设一级指标5个,海外综合曝光度是重要的指标之一。
作为武汉国际传播第一大阵地,“发现武汉”海外账号粉丝总量241.73万,覆盖63个国家和地区。
“大美中国遇见春天”全球春日交响全球传播联动总曝光量1275.56万次;樱花下的武汉马拉松相关联的内容搭配#SportWuhan吸引了国际运动爱好者的关注,曝光量超过300万;春节期间一幅黄鹤楼前舞龙的城市大片获得1,786万曝光量;视频《灵动万物》742.91万曝光量。“发现武汉”海外账号出圈爆款不断,江城魅力全球刷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海外社会化媒体平台X(原推特)上转发由武汉国际传播中心制作,在“发现武汉”海外账号上推出的视频《放歌!长江今夜星辉斑斓》,点赞长江文化艺术季盛大的开幕式活动。
此外,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巴基斯坦《DiploMag》外交杂志资深专家比拉尔萨博利、西班牙ESADE商学院著名教授苏傲古、波兰《论坛报》总编辑PiotrGadzinowski、法国资深媒体人MarSERRANOPAEZ等国际大V都在线上重视武汉。
“这个肥是减不了一点哈~”“武汉太美了,湿地之城”“读懂中国发现武汉”系列视频引来众多网友热评。
今年,武汉国际传播中心结合文旅旺季,制作并连续推出《源来如此》《智向未来》《灵动万物》《“客”哪里吃》《潮起后浪》《环游世界》6部融媒体产品,从城市历史、生态绿色、科技未来、美食文化、青春活力、城市风光等六大维度,进行板块化叙事,系统展示中国城市的多样魅力,立体化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为海外受众提供一个了解中华文化、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该系列视频在国内平台阅读量超过4亿,海外社会化媒体平台曝光量超850万,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等1000余家海外媒体转发,触达人群约9.7亿。
2025年,亚洲小型鲸类管理与保护经验交流会在武汉举行。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五个国家的19位官员及鲸豚类专家,走进湖北洪湖的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地观摩江豚野化训练,学习交流长江江豚保护经验,为极度濒危的湄公河伊洛瓦底江豚寻“保护处方”,并希望建立鲸豚保护国际合作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说:“我国长江江豚保护的成功经验正向东南亚等淡水豚国家复制推广。通过江豚保护出海计划,将中国科学院水生所长江江豚保护技术体系和国家江豚保护政策及全民公益教育等一揽子行动计划向柬埔寨、孟加拉等国推广,支持这些国家开展淡水豚保护,促进湄公河等重要河流的鱼类资源保护。”
《柬中时报》专门刊发文章、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王鲁彤也在海外社交平台发布推文对此点赞。
2024年,“无人驾驶”“出租车”“光谷”等关键词出现武汉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创新成就,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感谢你们为人类发展所做的贡献!”在长飞光纤产业大楼展厅内,印尼国家电视台记者拉赫马特希达亚看完企业宣传片,情不自禁鼓掌。今年5月,越南、尼泊尔驻华大使等5国驻华外交官,60余位中外主流媒体记者齐聚江城,参加“漫步中国发现武汉”中外媒体联合采访活动。代表们乘坐“光子号”空轨,体验“赛博武汉”,以走访调研、系列报道解析武汉现代化发展密码。总台新闻频道、CGTN电视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越南通讯社、土耳其新闻通讯社、泰国Nation电视台、老挝国家电视台等200余家中外媒体推出《2025年“漫步中国”活动在武汉启动中外媒体共赴发现之旅》《越南驻华大使打卡黄鹤楼》等200余篇报道。
今年6月,20多位来自蒙通社、蒙古国国家公众广播电视台等蒙方媒体和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参考消息等中方媒体走进武汉,参加“共享机遇一起发展”中蒙媒体湖北内蒙古行联合采访活动。中蒙媒体人调研武汉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了解中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及科创研发、自动化生产、模拟演示、机器人商业应用场景;参观东风岚图汽车生产线,体验现代汽车制造业发展。以现场体验、实践案例、具体数据讲好中国发展和机遇故事,触摸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脉搏,向蒙古国民众展示开放包容、充满了许多活力的新时代中国,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